下肢抬高墊下肢水腫患者中的應(yīng)用效果
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(shù)心血管疾病的*終歸宿,也是*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,臨床病人常先有左心衰竭,而后出現(xiàn)右心衰竭,病人往往同時出現(xiàn)肺循環(huán)淤血和體循環(huán)淤血的臨床表現(xiàn)。呼吸困難和水腫就成為病人到院就診的主要原因,而心功能Ⅲ級以上的病人常常這兩種癥狀并存,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難可表現(xiàn)為勞力性呼吸困難、夜間陣發(fā)性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,水腫的特征一般為對稱性、下垂性、凹陷性,雙下肢多見,嚴重者可波及全身。因坐位時病人咳嗽、咳痰和咯血癥狀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,治療護理時常安置患者于半臥位或端坐臥位,同時抬高雙下肢,以期減輕雙下肢水腫,促進下肢靜脈血回流,從而促進水腫消退。臨床目前使用*多的是S型雙下肢抬高墊,隨著護理越來越注重護理效果及病人使用的舒適度,發(fā)現(xiàn)該下肢抬高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:
1、病人按腿長=身高-坐高計算,男性平均腿長78.8 cm,女性平均腿長72.37 cm,查馬氏軀干腿長指數(shù)[下肢長×(身高-坐高)/坐高×100%],亞洲男性平均指數(shù)85.10,亞洲女性平均指數(shù)83.41,S型下肢抬高墊長寬高60cm×28 cm×15 cm,要全部支撐病人雙下肢,其長度和寬度明顯不夠,使用時易滑脫,舒適度明顯不足。
2、S型下肢抬高墊用PP海綿內(nèi)襯,支撐力不足,容易變型。
3、棉布外套潮濕后需要立即更換,對于因水腫而導(dǎo)致腿部皮膚破潰滲液多的病人不適用。2020年收集數(shù)據(jù)展示,病人使用下肢抬高墊的舒適度平均為(91±4.61)分,使用下肢抬高墊的依從性為60%,腿圍測量顯效率20%,一般有效率30%,為提高護理質(zhì)量,增加病人舒適度,在反復(fù)試驗后選擇了這款寬鍥型的下肢抬高墊,使用后在病人舒適度、使用依從性、減輕水腫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。